陪跑近 10 年的红杉已清仓倍加网配资。
最近的港股 IPO 空前热闹。在现制新茶饮、潮玩等消费品牌排队上市之后,杨幂曾代言的溜溜梅也正式向港交所发起冲击。
4 月 16 日,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"溜溜果园")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,中信证券、国元国际为联席保荐人。
溜溜梅是溜溜果园最出圈的大单品。女明星杨幂在电视广告里夸张的表情,还有"你没事儿吧,没事儿就吃溜溜梅"的"洗脑"广告语,都已刻进一代人的记忆。
溜溜果园董事长兼 CEO 杨帆是安徽人,19 岁时北漂,22 岁创业。1999 年,以创立安徽溜溜为标志,杨帆的休闲零食事业正式起航,从贸易到膨化食品,在零食赛道摸爬滚打多年的他,最终在 2006 年选择了 all in 一个小众品类——青梅。
过去十年,溜溜果园曾获包括红杉等明星机构在内的 4 轮融资,这次也并非其首次冲击上市。
2019 年 6 月,溜溜果园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招股书,但因公司主动撤回上市申请,在当年年底就宣告折戟。六年后,再次冲击资本市场的溜溜果园,营收规模较首次上市前的 2018 年接近翻番,利润也大幅增长。
不过,溜溜果园在资本市场的伯乐北京红杉选择清仓离场。此外,零食行业的竞争格局也早已变迁。
陪跑近十年,红杉清仓退出
溜溜果园一直与资本市场联系紧密倍加网配资。
杨帆曾在公开场合表示,溜溜果园是典型的重资产企业,"自己建厂、自己加工、自己收购",重仓供应链,溜溜果园的资金需求庞大。
在递交招股书之前,溜溜果园共计完成了 A 轮到 D 轮四轮融资。北京红杉是溜溜果园在资本市场的第一个伯乐,但就在溜溜果园招股前夕,陪跑近十年的北京红杉清仓退出。
2015 年 7 月,溜溜果园获得北京红杉约 1.35 亿元的 A 轮融资,该轮融资完成后,北京红杉在溜溜梅占股 15%,成为除创始人杨帆及其家族外的最大单一股东。
2010 年至 2015 年,零食赛道在资本市场正当红。三只松鼠、来伊份等都成为投资人眼里的香饽饽。上市也成为这些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。
结缘红杉次年(2016 年),溜溜果园就完成了股改,更名为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。同年 12 月,溜溜果园还接收了来自一名自然人李青约 1.03 亿元的投资,宣告完成 B 轮融资。
2016 年至 2019 年,零食行业掀起"上市潮"。好想你、来伊份、盐津铺子、三只松鼠陆续成功登陆资本市场。但溜溜果园却没那么幸运。2017 年,重仓青梅的溜溜果园受到霜冻天气的影响,收购单价大幅上涨,对企业业绩造成直接影响。
2019 年 6 月,溜溜果园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招股书。仅时隔半年,溜溜果园以应对当时市场环境为由,撤回了上市申请。彼时,溜溜果园业绩不稳、过度依赖带一品类等问题也受到市场关注。
首次 IPO 折戟,溜溜果园投资方阵迎来变动。
2019 年 12 月,自然投资人李青退出,并将所持股份以约 1.19 亿元转让给了深圳君荣。值得一提的是倍加网配资,深圳君荣的控股股东是樊文花,法定代表人是徐连政。前者为本土面部护理品牌樊文花的创始人;后者则是上海君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,上海君进也曾参与港股玩具上市公司布鲁可 ( 00325.HK)的天使投资。
此后,溜溜果园又引入诺享东辰、诺享谨鸿,在 2021 年完成了 C 轮融资。
在此期间,北京红杉一直是溜溜果园的第二大股东,C 轮融资完成后持股比例仍达 13.99%。令人意外的是,就在溜溜果园冲击港股 IPO 前夕,北京红杉却选择清仓退出。
最新的招股书显示,2024 年 6 月,溜溜果园与北京红杉订立协议,以减资的方式回购后者持有的全部股份。减资登记在 2025 年 1 月完成,公司注册股本减少 1058.82 万元。北京红杉也不再是溜溜果园股东。
不过,红杉退出后,溜溜果园的融资进程仍未结束。2024 年 12 月至 2025 年 2 月,华安基金和兴农基金相继完成了对溜溜果园的股份认购,溜溜果园完成了 D 轮融资。
根据最新的股权架构,溜溜果园仍然是一家"夫妻店"。创始人杨帆及其配偶拥有绝对控制权,其直接或间接持股比例合计达 87.77%。深圳君荣以 5.52% 的持股比例,成为溜溜果园的第二大股东;诺享东辰、诺享谨鸿、华安基金和兴农基金分别持股 2.02%、1.32%、1.80% 和 1.57%。
卷入价格战,溜溜果园毛利率下滑
如今再次冲击资本市场的溜溜果园,能否赢得市场认可?
根据最新招股书,2022 年至 2024 年,溜溜果园收入由 11.74 元增至 16.16 亿元;净利润由约 0.68 亿元增至约 1.48 亿元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,按零售额计,2024 年溜溜果园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以 4.9% 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。
但是,溜溜果园也并非没有隐忧。聚焦"梅"赛道的溜溜果园,迎来了更多强劲对手。不仅仅是良品铺子、三只松鼠、来伊份等综合零食巨头纷纷盯上了具有增长前景的果干赛道,电商、量贩零食等重要渠道也开始大打价格战。
在 2024 年溜溜果园创始人杨帆就曾公开表示,公司一度受到零食行业"平价潮"的影响," 2022 年我们的梅冻产品在全家(便利店)卖 9.8 元 / 袋,一直供不应求。但是到了 2023 年,行业模仿的产品就很多,叫蒟蒻果冻的(产品)大概有超过 100 种。大家开始卷价格,卷到 9.9 元 /500 克,零食店后来卖 6.9 元 /500 克。我们以前卖超 20 元 /500 克。"
杨帆透露,溜溜果园内部曾专门针对价格开会。但讨论结果显示,降价势必牺牲产品质量,于是制定了"总成本领先战略",即从供应链、营销方面等来省成本,最终达到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的。
然而,招股书显示,2024 年,溜溜果园营销开支从 2023 年的 0.77 亿元降至 0.61 亿元。但广告开支却从 2023 年的 0.74 亿元增至 0.79 亿元,雇员薪酬、运输开支均有上涨。另外,在 2024 年,溜溜果园销售成本从上年的 7.92 亿元激增至 10.34 亿元,其中原材料和劳工成本上涨尤为显著。
在渠道上,溜溜果园也加大连锁零售渠道合作;在产品上推出更多新品和包装规格。但是,溜溜果园在维护市场份额的同时,仍在终端售价上做出了让步。
招股书透露,除西梅产品外,2022 年至 2024 年,梅干零食每千克平均售价从 39.4 元 / 千克下滑至 35.2 元 / 千克;梅冻产品的每千克平均售价也从 27.2 元 / 千克下滑至 18.6 元 / 千克。
2023 年至 2024 年,溜溜果园整体毛利率从 40.1% 降至 36.0%,下降了 4.1 个百分点。其中,收入占比超 6 成的梅干零食,毛利率从 37.7% 下滑至 32.1%;收入占比超 2 成的梅冻产品毛利率从 49.2% 下滑至 47.8%;占比约 13.8% 的西梅产品则从 35.1% 下滑至 32.4%。
如今,原材料供应波动、消费者需求变化快速,零食行业残酷的市场竞争也仍在持续。
从毛利率表现来看,溜溜果园的消费者心智、成本优势在当下尚未形成绝对优势。
同行们已借力资本市场多年,一贯重仓供应链、也在营销投入大手笔的溜溜果园,能否借助资本的力量应对市场的竞争?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"时代财经 APP "(ID:tf-app),作者:周嘉宝,编辑:黎倩倍加网配资,36 氪经授权发布。
辉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